宋太祖托犀在手,審視著犀中的紋路,卻發現這龍紋的形跡像極了一個篆體的「宋」字,心甚訝之…… 想來帝王之興,歷數先定,故而天降瑞徵,以告天下。 

西元960年,三佛齊國使臣來朝,及至東京汴梁,才知道今日中原已是大宋天下,駕坐紫宸殿中的新帝王乃是受禪登基的大宋皇帝趙匡胤。使臣將貢物進上,其中最為貴重的是一隻通天犀,犀中有紋,形如龍擎一蓋。宋太祖托犀在手,審視著犀中的紋路,卻發現這龍紋的形跡像極了一個篆體的「宋」字,心甚訝之,於是用這隻犀角飾於革帶之上。 
想來帝王之興,歷數先定,故而天降瑞徵,以告天下。宋太祖繫著這條犀角帶,以提醒自己時時不忘一個創業垂統之君的使命。然而欲創一統之業,尚可以力爭之,欲垂萬世之統,則必要修德於天下。

修身以為天下之表率

作為一國之君,首先當為道德之表率。宋太祖雖然出身戎武,不甚拘於小節,卻恭儉自律,不喜奢靡。不甚寬敞的皇宮中,一律飾以青布的帷幔。皇后曾建議他以黃金裝飾肩輿,乘之出入。太祖卻回答:「我有四海之富,就是把整座宮殿悉用金銀為飾,也是可以辦到的。而我如今要做的,是要為天下守財。這就是古人所謂『以一人治天下,不以天下奉一人』。」
當宋太祖在青幔素垂的宮中,穿著粗綢常衣、足履麻鞋批閱四方奏書時,南漢國主劉鋹正在珍珠玳瑁裝飾的宮中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,南唐國主李煜則在金陵的玉樹瓊花之下夜夜笙歌,後蜀國主孟昶更是窮奢極欲到以七寶裝飾溺器——人主昏庸至此,國家如何不亡!
然而君主欲修德於天下,除了要修身以為天下之表率,還需要良臣賢士的輔佐。深痛於五代以來的綱常顛覆、道德淪喪、生民塗炭之亂局,宋太祖深深感到,要想一矯亂世之弊,清除禍患之源,必要重用文士。

文治天下密室誓碑立法

西元962年2月的一天,太祖突然對身邊的侍臣說:「朕想讓武臣也都讀書,以通治道,怎麼樣?」侍臣對這突發其來的問話,不知應如何對答。於是,太祖又陷入了沉默——他想要做的,是一般司空見慣於武人用事的臣下所不能了解的。沒過幾日,太祖下詔,命文班朝臣翰林學士都要輪流上書,指陳時政之缺失,不要擔心直言犯上。然而宋太祖亦知要想真的令臣下敢言直諫,並不是一道詔書就能辦到的。他需要確立一個可以垂之後世、百代不移之法。
不幾日,一些人在太廟裏出入忙碌,之後太廟寢殿的夾室被加以重鎖。有宮人知道太祖密刻一碑,以銷金黃幔遮蔽,謂之誓碑。至於誓碑內容則無人得見。太祖規定,只有後世新天子即位,謁廟禮畢之後,才能進入密室,跪瞻誓詞。至於這誓詞的內容,直到160年後,金人破城才被揭曉,其中之一竟是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,而後世子孫有違誓言者,天必殛之!——宋太祖將不殺士大夫作為誓詞刻於誓碑之上,亦將文治天下立為祖宗成法刻於宋史之中。

弔民伐罪優待降王

西元963年,宋太祖改年號為乾德,他希望取天道無私之象,加德教於四海,行仁義於萬邦。這一年,中原一統的戰事拉開序幕。宋太祖要以王師平天下,絕不濫殺無辜。
其初宋軍攻入蜀地,宋將王全斌縱兵劫掠,激起民變。宋太祖將其召回,把包括王全斌在內的三個軍將全部降職,以矯正「五代」以來驕兵悍將的橫行風氣。後來,宋太祖親征太原,道經潞州麻衣和尚院,太祖禱於佛前「此一戰只為弔民伐罪,誓不殺一人。」及至宋軍征討南唐時,太祖嚴誡主將曹彬「城陷之日,慎無殺戮。」彼時曹彬臨城,久攻不下,於是上奏太祖「兵久無功,不殺無以立威。」太祖見書震怒,立即批覆「朕寧可不得江南,不可妄殺。」詔書剛剛送到,金陵城破,李煜出降。一軍上下莫不膺服,皆謂太祖盛德,精誠動天,遂以奏功。
在兵爭天下的時代,敗軍之將、降國之主不免因遭猜忌引來殺身之禍。而宋太祖卻能夠優待降王,以赤心相對。
後蜀平滅,有大臣建議殺掉後蜀後主孟昶,以絕後患,宋太祖笑他「好個雀兒肚腸」。後漢平滅,後主劉鋹入汴京,太祖賜酒,劉鋹疑是毒酒,猶豫不敢飲。太祖大笑說:「我以赤心待人,怎麼會做這種事。」於是自己端起酒盞一飲而盡。劉鋹慚愧謝罪。不僅如此,所有降王皆封侯賜第,譬如孟昶降宋,封秦國公;劉鋹被擒,封恩赦侯;李煜出降,封違命侯。其餘降將,皆得保全,且分職州郡,掌兵民之權。一時之間,降王子弟佈滿京城內外,而宋太祖並包天下之大度,震服海內。

勸善天下大興佛法

然而說起太祖之仁,實出於天性,故而不僅見於國家大事,亦及於生靈萬物。一日,長寧公主穿了條以翠羽繡製的襦裙,竟被太祖教訓。公主以為一條裙子要不了多少翠羽,宋太祖卻說:「你身為公主,穿著必然為宮內宮外爭相效仿。京城翠價就會因此抬高,小民爭利,為得翠羽必然多加捕殺。你生長於富貴之家,應當知道惜福,豈可造惡業,開禍端。」想來,所謂仁者,未見得只在言詞之唯唯,即使是奮戈沙場蹈死不顧的英雄,亦有其心懷仁愛及於萬物的細緻的一面。
在一統大業與文治鴻圖並進時,宋太祖沒有忘記當日麻衣神僧的話:「真主將出,佛法亦大興矣。」太祖認為,有道之國皆應大興佛教以勸善天下,他派遣僧眾遠赴天竺求法,專建寺院為戰死亡靈超度,此二者皆如唐太宗故事。後來又令當時名儒以金銀字書寫經文,嘉獎譯經僧人,後又詔命刻板雕印大藏經。久罹亂世的中土,在宋太祖大悲利物的政舉之下,再次得聞佛法福音。
乾德年間的最後一個上元日,宋太祖下詔,「如今朝廷無事,區宇太平,加之今年五穀豐登,所以上元張燈由三夜改為五夜」。夜幕降臨,京城內九衢三市皆張燈,汴河兩岸俱通明,遊人士女雲集,天子與民同樂。玄穹之上,群星隱耀,唯有一輪滿月,煌煌如鏡,輝映著這一個盛世的熙春。◇

------------------

🏵️《九評》20周年👉🏻 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category/專題/退黨大潮

💎成為會員 📧訂閱電子報
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subscribe

🔔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
🍎iOS:https://bit.ly/epochhkios
🤖Android:https://bit.ly/epochhkand